主題故事

連接海與都城的若狹古道文化遺產群 御食國若狹與鯖街道

  若狹地區自古代起作為「御食國」,將鹽與海產等豐富食材運往都城,支撐起皇室的餐桌與民眾的飲食文化。
  同時,它也是連結亞洲大陸的水路與通往都城的陸路兩者相連處的最大據點,在自古與都城往來的歷史中,街道沿線的港口、城下町(圍繞城郭發展的都市)、宿場町(驛站村鎮)繁榮一時。因人來人往而傳入的祭典、藝能、佛教文化,也從街道沿線廣為傳向農漁村,發展出獨自的文化。
  現在被稱為「鯖街道」的這些街道群沿線,迄今仍保存著往昔熱鬧一時的街景、豐富的自然,以及不斷傳承至今的美食與祭典等各種文化。

  面日本海、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若狹是曾經將海產與鹽等豐富食材送往都城,供應朝廷飲食的「御食國」之一。在御食國時代以後也繼續將「若狹美物」運往京都,支撐起京都的飲食文化。這些連接起若狹與都城的道路群,現在被稱為「鯖街道」,除了食材以外也是傳遞各種物資與傳統文化的交流之路。由於供應朝廷與貴族而開啟了與都城的交流,透過「鯖街道」的人來人往,結合市民生活,於沿途形成日本全國亦屬罕見的,由神社、寺廟、城鎮景觀、民俗文化財產等構成的密集又多元的古道文化遺產群。
  沿「鯖街道」追溯,就可實際感受自古至今延續1500年的古道歷史,與這裡的人們守護與傳承傳統的努力。

若狹街道

御食國若狹的原點與鯖街道的主要路線

  在連接起若狹與畿內(古時都城周邊的5國)的幾條路線中,物流量最大的是「若狹街道」。從古代首長墳墓群到近世宿場町(驛站村鎮),沿途散布著許多御食國若狹與鯖街道的代表性文化財。
  相傳,在3~4世紀(所謂的日本古墳時代)掌管宮中膳食的「膳臣」氏族統治著若狹國一帶。源自縣界山脈往小濱灣流的「北川」中流盆地中能看到他們氏族的墳墓群。沿北川贯通的若狹街道,就這樣在古墳群之間,不斷維持與都城的往來。
  
  近世中期以後,批發商在若狹街道最大的中繼地——熊川宿,安排調度馬匹或人力,將小濱(港口城市)仲介商送來的大量物資運往京都等地。據聞一天通過的牛馬多達千頭的宿場町,因馬匹與人力搬運業務而大為繁盛。在這個現今仍留有塗漆壁商家與土造倉庫等諸多傳統建築的舊街道沿線,會在神社祭典時推出豪華絢爛的山車,盂蘭盆節時則跳由京都傳來的盂蘭盆舞等,傳達出當時宿場的繁榮風情。
  除了散布於街道沿線村鎮的路標道標(石雕路標)與街道松(沿街道連續種植的松樹)等遺蹟外,該地區亦傳承著六齋念佛(念佛與舞蹈儀式)、祇園祭(京都祗園社祭典)、地藏盆(地藏菩薩廟會)等來自京都的民俗活動,形成了街道的歷史景觀。

  • 若狹街道
  • 鯖街道的起點
  • 針畑路線
  • 擴展至若狹各個角落的鯖街道交流文化
若狹街道 鯖街道的起點
針畑路線 擴展至若狹各個角落的鯖街道交流文化

小濱市・若狹町日本遺產活用推進協議會福井縣, 小濱市, 若狹町

Copyright© 小濱市・若狹町日本遺產活用推進協議會 All Rights Reserved.